未来五年需求量达500万,“健康照护师”为大量闲置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稿件来源:人民资讯网 发布时间:2021-07-10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健康照护服务管理系统推广,健康照护师新职业的发展将搅动一池春水,形成一片蓝海,逐步形成健康照护新业态,带动健康产业大发展。”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近日发布的《健康照护师:新职业·新业态·新产业》(以下简称“报告”)如是指出。

  报告具体分析了健康照护师这一新职业的发展将带动健康照护新业态、新产业的六大趋势,其中包括未来将会对就业创业带来的影响:健康照护师从初级、中级、副高级到高级、特高级共分五级,不同级别有不同的职业技能和待遇标准,与传统生活服务类职业相比,具有成长性强、美誉度高的特点,将可以吸纳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初高中毕业未就业学生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事实上,近两年新职业不断涌现,自2019年4月份以来,人社部等部门已向社会正式发布了4批56个新职业。而健康照护师是于2020年2月被正式纳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

  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把该职业定义为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在家庭、医院、社区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的人员。从健康照护师分布的行业来看,医疗服务业、康复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家政服务业以及孕婴服务业等是主要分布行业。

  据界面职场了解,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国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该数据也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在老龄人口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4500多万,残疾人则为8000多万。

  此外,自2015年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达1400-1700万。在此背景下,如要解决慢性病诊疗、康养调理、生活照料和慰藉陪护以及孕产妇婴幼儿专业照护等问题,仅有生活照料单一技能的保姆和护工是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健康照护的需求。而健康照护师新职业的发展,将充分满足老、弱、病、残、孕、幼各类对象不同层次多元化照护服务需求。

  界面职场此前报道称,当前,全国多省市已发布“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其中,不少省市则是通过入职“红包奖励”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业。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印发的通知也指出,将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要求2020年至2022年,培养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而健康照护师正是康养服务人员相关职业(工种)之一。

  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曾对分布在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的1817名健康照护师进行详细调研。从年龄来看,46岁以上占比过半,35岁-45岁次之,占比27.08%。从机构性质分布来看,48.76%的健康照护从业人员在民营企业工作,29.3%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18.71%在国有企业工作,1.38%在中外合资企业,其他类型的机构有1.85%,可见各种性质的照护机构都有健康照护师的需求。

  此外,从月收入水平分布来看,目前89.04%的健康照护从业人员的实际月薪酬待遇超过5000元,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金牌月嫂等岗位的月收入过万。

  值得一提的是,从健康照护师从事该职业前的就业情况来看,45.9%是农村富余劳动力,26.97%是护士转岗或兼任,15.02%是城镇下岗职工(无业或灵活就业),6.66%是初中和高中毕业之后未升学的人群(两后生),0.61%是复转军人,其他占比4.84%。这也意味着,健康照护师这一新职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这与《健康照护师:新职业·新业态·新产业》的预测相吻合。

  同时,《新职业—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也指出,我国“一老一少”健康照护人员缺口大,成为千万家庭痛点。养老、孕婴、住院期间病人照护等领域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短缺、专业化水平偏低、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缺乏监管等问题,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健康照护师这一新职业主要是面向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病人,提供生活照料、预防保健、营养改善、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在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据有关预测数据,未来5年我国健康照护人员市场需求量在500万以上。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主任袁良栋则表示,健康照护师是对现有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职业内涵的扩展和丰富,是当前社会健康照护需求高质化的体现。健康照护师的出现将会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健康照护服务产业发展所需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