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就大力推进全省康养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康养产业体系,促进医、养、旅、居、文、体等相关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康养产品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政策支撑和市场规范,优化康养产业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满足个性化、多层次市场需求。
创新驱动、建立平台。围绕康养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政策创新,推进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智慧康养平台、康养人才平台、医养结合平台等支撑平台建设。
社会参与、打造品牌。建立完善行业协会和企业社会组织,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培育康养产业领域示范企业和优质产品,建立行业标准,打造优质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康养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形成较为完整的康养产业链;康养产业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教学科研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培养科学规范,产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先技术,打造一批康养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康养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培育康养产业。
1.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全面落实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康养产业。鼓励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合作,促进康养产业发展。鼓励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共建康养服务机构。(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融资支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开放包容,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发展各类康养产业机构,通过财政支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拓展投融资渠道。(省财政厅、省金融办、河北银监局、河北证监局、河北保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创新创业。聚焦康养产业发展需求,推出创新产品和新型康养模式,培育形成康养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优势。实施康养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围绕医药、食品、医疗器械、中医经方研发等领域,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导向,聚焦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推动医、养、旅、居、文、体科技创新。实施康养产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统筹推进基础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加快完善以企业为研发主体、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特色产品为核心的康养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康养产业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工程。鼓励雄安新区和我省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康养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孵化器。(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重点项目。建立省级康养产业重大项目库,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每年在全省滚动实施一批康养产业重大项目。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项目退出和增补制度。强化重大项目信息采集、数据分析、进展监控、结果评价机制,实现对入库项目管理、推进、监管、服务全过程覆盖。(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旅游发展委,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5.扶持领军企业。加大康养产业领军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在医疗医药、健康产品、康旅健身等领域,每年认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康养骨干企业。实施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康养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发挥企业龙头作用。支持康养企业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开展产业布局,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跨国企业联合建立国际开放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收购兼并境外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和重大战略产品产业化,参与国际竞争。支持企业跨领域、跨行业发展,向养生、养老、康体、康旅等领域延伸,加快形成覆盖康养全产业链条的大型企业集团。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培育一批康养产业中小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康养骨干企业改制,支持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建设产业园区。依托雄安新区和我省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康养产业制造园区,组建省级康养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联盟。打造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体育健身、健康旅游等特色健康服务园区。加快园区整合、产业配套和要素聚集,打造一批总产值过百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康养产业园区。(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搭建康养产业支撑平台。
1.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发挥廊坊、保定等市区位优势,积极疏解京津健康养老功能,按照“医、护、养、学、研”一体化建设目标,建立一批医养结合机构,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支持康养企业在雄安新区建立康养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一批康养行业关键技术、标准、专利等知识产权。加快发展张家口、承德市森林、草原、冰雪旅游休闲康养产业。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生态宜养地和国际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形成“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健康养老产业格局,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和经验。(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智慧康养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互联网+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立足当地、服务全省、辐射京津”的智慧康养公共服务模式。在雄安新区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康养产业“硅谷”,建设数据应用、康养产品、康养教研的康养创新平台,授权承建企业在“互联网+康养”服务及运营中,存储开发、开放共享、安全保障相关数据。打造“智慧康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康养服务相结合,实现信息化平台产生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促进康养产业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康养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康养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居家健康养老信息服务,推动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评估和老年保健、旅行健康保健等智能应用,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康养服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打造康养人才平台。引进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康养产业高技能人才。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康养专业课程。加强现有健康服务业人员再培训,提高康养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政府部门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加快培养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病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推广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培训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打造医养结合平台。加快推进“政府保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县乡村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突出重点人群”的“四结合一突出”模式,打造医养结合工作的“河北品牌”。鼓励和扶持护理院、康复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医疗机构发展,完善治疗、康复、中期、长期护理服务链,推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资源互动融合,实现医疗、养老资源效益最大化。推进养老院拓展医疗服务功能建设,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改造或转型一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非建制乡镇(街道)所在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养老服务延伸。医疗机构设置的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床位不列入平均住院日统计指标。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对政府、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的符合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及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补贴。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担负起多数老龄人口居家养老的服务职责,初步形成“市县力争高端、乡镇(街道)务求全面、村级(社区)兜实网底、民营作为补充”的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保障网,基本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打造优质康养品牌。
1.培育高品质康养品牌。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康养产业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开展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国际康养产业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康养产业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引进世界高端康养产业研发机构、总部或产业组织,引进国际国内品牌康养机构,培育本地品牌康养机构。鼓励各地建立康养产业研发基地、医疗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康养小镇。打造一批错位竞争、竞相发展的康养小镇,形成以康养产业重大项目为载体,医疗、养生、休闲功能一体化,健康服务、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健身融合发展的集聚区。到2020年,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示范效应明显的康养特色小镇。(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文化厅、省科技厅,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发展旅游康养品牌。加快开发滨海疗养、森林康养、温泉浴养、研修康养等健康旅游业态以及高端健康体检、医学美容、养生护理、医疗保健等健康旅游项目,推动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与旅游深度融合。以秦皇岛、唐山等海滨城市的优质海岸、特色海岛和广阔海域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避暑健康旅游目的地、滨海休闲度假养生基地。依托太行山、燕山山地、张承草原生态资源,加强优质森林、草原资源与中医药资源、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大力开发景区登山揽胜、草原观光、天然氧吧、中医药疗养康复等生态养生体验产品,以及避暑度假养生和生态夏令营项目。鼓励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旅游胜地。(省旅游发展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发展农业休闲康养品牌。打造创意体验或参与式农业康养,依托全省农业资源,推进健康养生项目与种植养殖基地、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相结合,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和艺术品位。开发田园观光、农耕民俗体验、乡村度假等多种乡村休闲业态,设计田园休闲健康旅游精品线路,扶持建设一批休闲农业公园和田园康养综合体,拓展面向全国的农业康养休闲区。充分挖掘张家口、承德、石家庄市温泉地热水体资源,培育以温泉疗养、温泉保健等为调养手段的健康养生业态,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养生小镇、温泉度假城、温泉保健疗养基地。(省旅游发展委、省农业厅、省文化厅,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拓展体育健身休闲品牌。重点发展滑雪、登山、攀岩、潜水、骑行、露营、足球、垂钓等户外运动健康休闲产业。打造北京-张家口奥运经济发展极、秦皇岛海洋体育产业发展极、石家庄都市体育产业发展极。实施精品赛事提升战略,支持各地举办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运动主题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崇礼国际滑雪节、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北戴河铁人三项赛、廊坊国际信鸽展和渔具展、保定空竹艺术节、沧州国际武术节、邯郸国际太极拳大会、中国邢台绿色太行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广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气功等传统养生运动项目。大力培育体育服务业,支持各地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支持体育健身用品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研发新型体育器材、可穿戴式、虚拟现实等运动装备。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球类运动、户外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省体育局、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5.打造康养会展强省品牌。创办康养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积极宣传推介我省康养产业投资方向与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康养产业。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康养产品展示贸易平台。以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为平台,以医疗服务、健康养老、生物医药、中医中药、体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教育与管理、医疗器械与装备、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数据等领域为特色优势,对标对表国家级和国际级品牌会展,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康养会展业发展。(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中医药管理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扶持特色康养产品品牌。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医疗旅游、养老旅游、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馆所,举办特色专科医院、疗养院、养老院、康复医院,大力发展康养产品(服务),打造我省特色康养品牌。加快健康养生食品生产开发,完善健康养生食品标准体系。重点支持中药材、菌类、茶叶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及益生菌技术研究,大力发展食药同源农产品种植养殖,开发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加强功能农业技术研究,积极发展功能农业,开发功能性农产品。大力扶持康养企业,围绕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营养问题,患病人群医学营养临床需求,以及特殊环境工作人员的防护需要,重点推动婴幼儿配方食品、发酵乳制品、抗衰老食品、膳食补充剂、营养强化食品、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研发。(省旅游发展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7.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品牌。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纳入区域服务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中医药与互联网、旅游、体育、餐饮、住宿等产业融合并协同发展,推进中医药体验式服务融入健康旅游、传统文化等主题项目建设。积极开发智能化服务产品,探索集成和提升中医药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及干预技术,为群众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和生活照护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展亚健康与慢性病风险评估、临床干预技术与方法、康复护理等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进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治未病科室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经络按摩馆、太极运动馆、养生馆等,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康复理疗、针灸推拿、情志养生等服务项目,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加快开发中医药保健品、功能食品、药酒、药妆等产品。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治未病、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康养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康养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康养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促进康养产业持续发展。(各相关部门,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政策配套。全面梳理康养产业领域相关政策,从财政支持、土地供给、落实税收优惠、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对康养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出台康养产业优惠扶持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破除康养领域的政策瓶颈和掣肘。(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创新。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简化项目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建立市场准入、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利用现有资源申办养老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医疗机构,实现医养结合跨界审批“双向通车”。以推进医养结合为抓手,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个人承担、商业保险的方式,为老年人养老就医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做好试点示范。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市、县(市、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认证。加快培育一批康养新兴业态,推动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健康养老产业集群、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健康旅游基地、体育健身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全国产业集群和优势品牌。(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开展康养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开展健康养生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健康养生消费新理念。每年重点宣传一批在康养产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单位(组织)、优秀企业家及先进个人。定期向社会公布全省康养产业发展成就,营造康养产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工商局、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发挥行业优势。鼓励企业组建康养产业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支持行业协会参与康养产业管理,发挥协调、服务和监管作用,制定康养产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养老、文化、医疗卫生、地产、旅游、金融、食品等产业合作,逐步形成康养产业生态圈。(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监测评估。支持康养产业类社会组织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等研究。探索建立不良信用企业(机构)黑名单制度和不良信用者强制退出机制。建立产业发展督查和评估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探索研究建立康养产业监测统计与核算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监测,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建设“智慧康养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地”,形成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推动全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统计局、省质监局,各市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0月9日